分享页面
首页  >  

#

  • 短效代理-弹性提取-查询余额接口
    2024-05-14

    ## 1. 接口描述 接口请求域名: share.proxy.qg.net。 本接口 (/balance) 用于短效代理产品弹性提取模式下查询余额的接口。 默认接口请求频率限制:60次/分钟。 推荐使用调试工具进行调试,[调试工具](https://www.qg.net/tools/IPdebug.html)。 ## 2. 输入参数 | 参数名称 | 必选 | 类型 | 描述 | | -------- | ---- | ------ | ------------------------ | | key | 是 | String | 公共参数,产品唯一标识。 | ## 3. 输出参数 | 参数名称 | 类型 | 描述 | | ------------ | ------- | ------------------------------------------------------------ | | code | String | 请求状态码。 | | data.balance | Integer | key当天的剩余可提取的数量。 | | request_id | String | 唯一请求ID,每次请求都会返回。定位问题时需要提供该次请求的 request_id。 | ## 4. 示例 #### 输入示例 ``` GET https://share.proxy.qg.net/balance?key=<您的key信息> ``` #### 输出示例 ```json { "code": "SUCCESS", "data": { "balance": 9999 }, "request_id": "83158ebe-be6c-40f7-a158-688741083edc" } ``` ## 5. 错误码 | 错误码 | 描述 | | ---------------------- | -------------------------------------------------------- | | INTERNAL_ERROR | 系统内部异常。 | | INVALID_PARAMETER | 参数错误(包含参数格式、类型等错误)。 | | INVALID_KEY | Key不存在或已过期。 | | UNAVAILABLE_KEY | Key不可用,已过期或被封禁 | | ACCESS_DENY | Key没有此接口的权限。 | | API_AUTH_DENY | Api授权不通过,请检查[Api鉴权配置](https://www.qg.net/user/proxyIpManage)。 | | KEY_BLOCK | Key被封禁。 | | REQUEST_LIMIT_EXCEEDED | 请求频率超出限制。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2020-09-03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为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特作如下决定:

      一、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四、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七、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电子信息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电子信息接收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者个人电子邮箱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

      八、公民发现泄露个人身份、散布个人隐私等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网络信息,或者受到商业性电子信息侵扰的,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违法犯罪行为,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控告;接到举报、控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被侵权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十、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制止和查处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出售或者 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违法犯罪行为。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予以配合,提供技术支持。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十一、对有违反本决定行为的,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或者取消备案、关闭网站、禁止有关责任人员从事网络服务业务等 处罚,记入社会信用档案并予以公布;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 任。

      十二、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文为转载原文地址连接:http://www.cac.gov.cn/2012-12/29/c_133353262.htm

  •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
    2020-09-03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

      第43号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8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3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原信息产业部2004年11月5日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原信息产业部令第30号)同时废止。

      部长 苗圩

      2017年8月24日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互联网域名服务,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保障互联网域名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推动中文域名和国家顶级域名发展和应用,促进中国互联网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规定,参照国际上互联网域名管理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域名服务及其运行维护、监督管理等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域名服务(以下简称域名服务),是指从事域名根服务器运行和管理、顶级域名运行和管理、域名注册、域名解析等活动。

      第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的域名服务实施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互联网域名管理规章及政策;

      (二)制定中国互联网域名体系、域名资源发展规划;

      (三)管理境内的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和域名注册管理机构;

      (四)负责域名体系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五)依法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合法权益;

      (六)负责与域名有关的国际协调;

      (七)管理境内的域名解析服务;

      (八)管理其他与域名服务相关的活动。

      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域名服务实施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域名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

      (三)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和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四)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域名系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五)依法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合法权益;

      (六)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域名解析服务;

      (七)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其他与域名服务相关的活动。

      第五条中国互联网域名体系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予以公告。根据域名发展的实际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可以对中国互联网域名体系进行调整。

      第六条“.CN”和“.中国”是中国的国家顶级域名。

      中文域名是中国互联网域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和支持中文域名系统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第七条提供域名服务,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八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妨碍互联网域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二章域名管理

      第九条 在境内设立域名根服务器及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应当依据本办法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电信管理机构)的相应许可。

      第十条申请设立域名根服务器及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域名根服务器设置在境内,并且符合互联网发展相关规划及域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二)是依法设立的法人,该法人及其主要出资者、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三)具有保障域名根服务器安全可靠运行的场地、资金、环境、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以及符合电信管理机构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

      (四)具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管理人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置预案和相关技术、管理措施等;

      (五)具有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能力、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及健全的服务退出机制;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申请设立域名注册管理机构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域名管理系统设置在境内,并且持有的顶级域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域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二)是依法设立的法人,该法人及其主要出资者、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三)具有完善的业务发展计划和技术方案以及与从事顶级域名运行管理相适应的场地、资金、专业人员以及符合电信管理机构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

      (四)具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管理人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置预案和相关技术、管理措施等;

      (五)具有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核验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能力、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及健全的服务退出机制;

      (六)具有健全的域名注册服务管理制度和对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监督机制;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申请设立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境内设置域名注册服务系统、注册数据库和相应的域名解析系统;

      (二)是依法设立的法人,该法人及其主要出资者、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三)具有与从事域名注册服务相适应的场地、资金和专业人员以及符合电信管理机构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

      (四)具有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核验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能力、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及健全的服务退出机制;

      (五)具有健全的域名注册服务管理制度和对域名注册代理机构的监督机制;

      (六)具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管理人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置预案和相关技术、管理措施等;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申请设立域名根服务器及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的,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申请材料。申请设立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应当向住所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应当包括:

      (一)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其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依法诚信经营承诺书;

      (二)对域名服务实施有效管理的证明材料,包括相关系统及场所、服务能力的证明材料、管理制度、与其他机构签订的协议等;

      (三)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及措施;

      (四)证明申请单位信誉的材料。

      第十四条 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电信管理机构应当向申请单位出具受理申请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电信管理机构应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电信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作出予以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电信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单位。需要组织专家论证的,论证时间不计入审查期限。

      予以许可的,应当颁发相应的许可文件;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许可有效期为5年。

      第十七条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2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八条在许可有效期内,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拟终止相关服务的,应当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户,提出可行的善后处理方案,并向原发证机关提交书面申请。

      原发证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向社会公示30日。公示期结束60日内,原发证机关应当完成审查并做出决定。

      第十九条许可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域名服务的,应当提前90日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延续;不再继续从事域名服务的,应当提前90日向原发证机关报告并做好善后工作。

      第二十条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委托域名注册代理机构开展市场销售等工作的,应当对域名注册代理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域名注册代理机构受委托开展市场销售等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主动表明代理关系,并在域名注册服务合同中明示相关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名称及代理关系。

      第二十一条 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在境内设立相应的应急备份系统并定期备份域名注册数据。

      第二十二条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在其网站首页和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标明其许可相关信息。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还应当标明与其合作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名单。

      域名注册代理机构应当在其网站首页和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标明其代理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名称。

      第三章 域名服务

      第二十三条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向用户提供安全、方便、稳定的服务。

      第二十四条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并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五条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应当通过电信管理机构许可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开展域名注册服务。

      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按照电信管理机构许可的域名注册服务项目提供服务,不得为未经电信管理机构许可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提供域名注册服务。

      第二十六条域名注册服务原则上实行“先申请先注册”,相应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域名注册保留字制度。

      第二十八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使用的域名中,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不得为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域名提供服务。

      第二十九条 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不得采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要求他人注册域名。

      第三十条 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提供域名注册服务,应当要求域名注册申请者提供域名持有者真实、准确、完整的身份信息等域名注册信息。

      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对域名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验。

      域名注册申请者提供的域名注册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要求其予以补正。申请者不补正或者提供不真实的域名注册信息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不得为其提供域名注册服务。

      第三十一条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公布域名注册服务的内容、时限、费用,保证服务质量,提供域名注册信息的公共查询服务。

      第三十二条 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存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将用户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域名持有者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办理域名注册信息变更手续。

      域名持有者将域名转让给他人的,受让人应当遵守域名注册的相关要求。

      第三十四条域名持有者有权选择、变更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变更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原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配合域名持有者转移其域名注册相关信息。

      无正当理由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不得阻止域名持有者变更域名注册服务机构。

      电信管理机构依法要求停止解析的域名,不得变更域名注册服务机构。

      第三十五条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设立投诉受理机制,并在其网站首页和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布投诉受理方式。

      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及时处理投诉;不能及时处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和处理时限。

      第三十六条提供域名解析服务,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具备相应的技术、服务和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依法记录并留存域名解析日志、维护日志和变更记录,保障解析服务质量和解析系统安全。涉及经营电信业务的,应当依法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第三十七条提供域名解析服务,不得擅自篡改解析信息。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恶意将域名解析指向他人的IP地址。

      第三十八条提供域名解析服务,不得为含有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列内容的域名提供域名跳转。

      第三十九条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其使用域名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电信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不得将域名用于实施违法行为。

      第四十条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依法开展的检查工作,并按照电信管理机构的要求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域名采取停止解析等处置措施。

      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发现其提供服务的域名发布、传输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采取消除、停止解析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四十一条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配置必要的网络通信应急设备,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测技术手段和应急制度。域名系统出现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电信管理机构报告。

      因国家安全和处置紧急事件的需要,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服从电信管理机构的统一指挥与协调,遵守电信管理机构的管理要求。

      第四十二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认为他人注册或者使用的域名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申请裁决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三条 已注册的域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予以注销,并通知域名持有者:

      (一)域名持有者申请注销域名的;

      (二)域名持有者提交虚假域名注册信息的;

      (三)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的裁决,应当注销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四条 电信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域名服务的监督检查。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接受、配合电信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鼓励域名服务行业自律管理,鼓励公众监督域名服务。

      第四十五条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当按照电信管理机构的要求,定期报送业务开展情况、安全运行情况、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投诉和争议处理情况等信息。

      第四十六条电信管理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对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对其执行法律法规和电信管理机构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

      电信管理机构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有关监督检查活动。

      第四十七条电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信用记录制度,将其违反本办法并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记入信用档案。

      第四十八条电信管理机构开展监督检查,不得妨碍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正常的经营和服务活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泄露所知悉的域名注册信息。

      第五章 罚则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未经许可擅自设立域名根服务器及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电信管理机构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或者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域名注册管理机构或者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

      (一)为未经许可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提供域名注册服务,或者通过未经许可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开展域名注册服务的;

      (二)未按照许可的域名注册服务项目提供服务的;

      (三)未对域名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验的;

      (四)无正当理由阻止域名持有者变更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提供域名解析服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电信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视情节轻重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

      (一)擅自篡改域名解析信息或者恶意将域名解析指向他人IP地址的;

      (二)为含有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列内容的域名提供域名跳转的;

      (三)未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的;

      (四)未依法记录并留存域名解析日志、维护日志和变更记录的;

      (五)未按照要求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域名进行处置的。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四十条第二款、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

      第五十三条法律、行政法规对有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注册、使用域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域名:指互联网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与该计算机的IP地址相对应。

      (二)中文域名:指含有中文文字的域名。

      (三)顶级域名:指域名体系中根节点下的第一级域的名称。

      (四)域名根服务器:指承担域名体系中根节点功能的服务器(含镜像服务器)。

      (五)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指依法获得许可并承担域名根服务器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机构。

      (六)域名注册管理机构:指依法获得许可并承担顶级域名运行和管理工作的机构。

      (七)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指依法获得许可、受理域名注册申请并完成域名在顶级域名数据库中注册的机构。

      (八)域名注册代理机构:指受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委托,受理域名注册申请,间接完成域名在顶级域名数据库中注册的机构。

      (九)域名管理系统:指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在境内开展顶级域名运行和管理所需的主要信息系统,包括注册管理系统、注册数据库、域名解析系统、域名信息查询系统、身份信息核验系统等。

      (十)域名跳转:指对某一域名的访问跳转至该域名绑定或者指向的其他域名、IP地址或者网络信息服务等。

      第五十六条本办法中规定的日期,除明确为工作日的以外,均为自然日。

      第五十七条在本办法施行前未取得相应许可开展域名服务的,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许可手续。

      在本办法施行前已取得许可的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其许可有效期适用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有效期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计算。

      第五十八条本办法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2004年11月5日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原信息产业部令第30号)同时废止。本办法施行前公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本文为转载原文地址连接:http://www.cac.gov.cn/2017-09/28/c_1121737753.htm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09-03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trong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strong></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trong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strong></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trong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strong></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trong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strong></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2pt;">法释〔2004〕11号</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nbsp;</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2pt;">  (2004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3次会议、2004年9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26次会议通过 2004年9月3日公布 自2004年9月6日起施行)</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nbsp;</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为依法惩治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通过声讯台传播淫秽语音信息等犯罪活动,维护公共网络、通讯的正常秩序,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规定,现对办理该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第一条 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一)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影、表演、动画等视频文件二十个以上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二)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音频文件一百个以上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三)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二百件以上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四)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的淫秽电子信息,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一万次以上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五)以会员制方式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注册会员达二百人以上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六)利用淫秽电子信息收取广告费、会员注册费或者其他费用,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七)数量或者数额虽未达到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标准,但分别达到其中两项以上标准一半以上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八)造成严重后果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利用聊天室、论坛、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第二条 实施第一条规定的行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ldquo;情节严重&rdquo;;达到规定标准二十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ldquo;情节特别严重&rdquo;。</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第三条 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一)数量达到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二倍以上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二)数量分别达到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两项以上标准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三)造成严重后果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利用聊天室、论坛、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第四条 明知是淫秽电子信息而在自己所有、管理或者使用的网站或者网页上提供直接链接的,其数量标准根据所链接的淫秽电子信息的种类计算。</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第五条 以牟利为目的,通过声讯台传播淫秽语音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一)向一百人次以上传播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二)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三)造成严重后果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一)项至第(二)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ldquo;情节严重&rdquo;;达到规定标准二十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ldquo;情节特别严重&rdquo;。</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第六条 实施本解释前五条规定的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一)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具体描绘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性行为的淫秽电子信息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二)明知是具体描绘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性行为的淫秽电子信息而在自己所有、管理或者使用的网站或者网页上提供直接链接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三)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和语音信息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四)通过使用破坏性程序、恶意代码修改用户计算机设置等方法,强制用户访问、下载淫秽电子信息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犯罪,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空间、通讯传输通道、费用结算等帮助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共同犯罪论处。</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第八条 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贩卖、传播淫秽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等以实物为载体的淫秽物品的,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第九条 刑法第三百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ldquo;其他淫秽物品&rdquo;,包括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视频文件、</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音频文件、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电子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电子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不是淫秽物品。包含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电子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span></p> <p style="padding: 0px 0px 1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font-family: 宋体; white-space: pre-wrap; line-height: 30px; width: 900px; color: #33333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pan style="color: #333333;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white-space: pre-wrap;">本文为转载原文地址连接:<a href="http://www.cac.gov.cn/2004-09/30/c_126472347.htm">http://www.cac.gov.cn/2004-09/30/c_126472347.htm</a></span></span></p>

  • QStack云管系统安装说明
    2021-01-04

     一、环境要求
     
    系统基于ThinkPHP6.0开发,环境要求如下 :
     
    - 运行环境 : IIS+PHP+MySQL、Apache+PHP+MySQL、Nginx+PHP+MySQL
     
    - 服务器推荐配置 : CPU - 2核,内存 - 2G,硬盘 - 10G 
     
    - PHP版本 : 只支持PHP7.3
     
    - MySQL版本 : 5.6或者5.7
     
    - 请勿使用 Debug 版本或 32 位的 PHP
     
    - Windows平台下线程安全版,一般用于Apache或IIS,非线程安全一般用于Nginx
     
    - 解码器
     
      - Windows(非线程安全)采用qstack_nzts_x64.dll 
     
      - Windows(线程安全)采用qstack_zts_x64.dll
     
      - Linux(非线程安全)qstack_nzts_x64.so
     
      - Linux(线程安全)qstack_zts_x64.so
     
      - Windows在PHP安装目录下的ext目录里加入以上符合环境的.dll文件,Linux在PHP安装目录下的extensions目录里加入以上符合环境的.so文件
     
        
     
     
    二、安装宝塔 (其它面板工具请自行参考相关教程)
     
    •此手册教程以宝塔Linux面板为例,Windows教程请自行参考官方教程地址
     
    •宝塔面板官方教程地址 : https://www.bt.cn/bbs/thread-19376-1-1.html ,在教程中我们服务器选装的是Centos7.6系统,因此在服务器中执行命令 : "yum install -y wget && wget -O install.sh http://download.bt.cn/install/install_6.0.sh && sh install.sh " 回车后开始自动安装,安装大概需要5-15分钟。
     
    • 安装成功后,会显示出你的宝塔面板登录地址帐号密码,如图 :
     
     
     
     
     
     三、网站部署
     
    •此手册选择LNMP的方式部署网站,其它方式请自行参考相关教程。
     
      1. 在浏览器中输入上一步获取到的宝塔面板地址(外网、内网地址自行选择) http://ip:8888/33b01324 进行访问, 然后输入获取的账号(username)和密码(password)登录宝塔。
     
      2. 在" 软件商店 "的菜单 按照Nginx、MySQL、PHP7.3 的顺序安装这三大套件,安装过程大概需要5-10分钟。
     
      3. 安装完成后,查看" 已安装 ",如图 :
     
     
     
     
     
     网站部署
     
      1. 打开" 网站 "菜单,添加" 网站 ",如图 
     
     
        - 输入网站的" 域名 ",网站的根目录会自动生成
     
        - 输入数据库的" 用户名 ",数据库密码会自动生成,也可以自行修改
     
        - PHP版本选择PHP-73
     
        
     
     源码上传
     
      1. 网站创建后,选择对应网站的" 根目录 "进去,如下图 :
     
     
      2. 点击" 上传 ",选择" qstack3.0.zip "源码压缩包,将该压缩包上传到"www.qstack.com"目录下,并解压,如下图:
      
     
     四、网站配置
     
     网站目录配置 : 点击 " 设置",取消" 防跨站攻击 "的勾选,网站目录设置为" `/www/wwwroot/qstack` ",由于网站框架是ThinkPHP6,所以运行目录应选择" /public",如下图 :
     
     
     
      
     
     
      伪静态配置,本例为Nginx,故配置Nginx的伪静态规则
     
     
      其它伪静态规则配置 
     
    1. apache伪静态规则
     
     <IfModule mod_rewrite.c>
      Options +FollowSymlinks -Multiviews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d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f
      RewriteRule ^(.*)$ index.php?/$1 [QSA,PT,L]
     
     
     
    2. nginx伪静态规则
     

    location / {
        if (!-e $request_filename){
           rewrite  ^(.*)$  /index.php?s=$1  last;   break;
        }
    }

     
     
    3. IIS伪静态规则
     

     
     
          
              
                  
                       <rule name="qstack" stopProcessing="true">
                           <match url="^(.*)$" ignoreCase="false" />
                           <conditions logicalGrouping="MatchAll">
                               <add input="{REQUEST_FILENAME}" matchType="IsDirectory" ignoreCase="false" negate="true" />
                               <add input="{REQUEST_FILENAME}" matchType="IsFile" ignoreCase="false" negate="true" />
                           
                           <action type="Rewrite" url="index.php?s=/{R:1}" appendQueryString="true" />
                      
                  
              
          
     

     扩展配置(解密扩展)
     
    1. 点击" 文件 "菜单,可以看到根目录下的www目录情况,将qstack_nzts_x64.so文件上传到"`/www/server/php/73/lib/php/extensions/no-debug-non-zts-20180731`"目录下
     
     
    2. 点击" 软件商店 "菜单,选择" PHP-73 "软件,点击" 设置 ",找到" 配置文件 "选项,打开 将" extension=qstack_nzts_x64 " 插入到文件末尾,如下图 :
     
      
     
       
     
     
     
    3. 启用"shell_exec" 函数,找到"PHP-73"软件,点击" 设置 ",在" 禁用函数 "里删除" shell_exec " 即可
     
     
     
     
    4. 重启PHP服务
     
     
    五、网站安装
     
      访问 http://域名/install 进行安装
     
     
      点击" 同意安装协议 "  ,如果您使用的是Linux系统,在目录、文件权限检查的时候,默认网站目录及文件所有者是www用户,目录权限是755,如若发现有目录不可写入,请自行检查设置文件目录权限
     
     
     
     
     
      填写前面第二个步骤创建的qstack数据库配置信息,配置自己的团队拥有者账号信息(即后台超级管理员登录信息)
     
     
     
     
      进入数据库安装
     
     
      数据库以及网站安装完成,如下图 :
     
     
     
    1. 点击" 完成 "可访问系统前台,点击" 登录后台 "可访问系统后台
     
    2. 首次登陆后台,需要系统授权,可以到qstack.net平台购买
     
    3. 输入在平台购买的授权码,点" 确定 "进行激活,至此安装结束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2020-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令

    第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已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室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主任 徐麟

    2017年5月2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

      第三条 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第四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二章 许可

      第五条 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前款所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

      第六条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

      (二)主要负责人、总编辑是中国公民;

      (三)有与服务相适应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

      (四)有健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

      (五)有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

      (六)有与服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资金。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的,应当是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

      符合条件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另行制定。

      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还应当依法向电信主管部门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或备案手续。

      第七条 任何组织不得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与境内外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进行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应当报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八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的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应当分开,非公有资本不得介入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业务。

      第九条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申请主体为中央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中央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的,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受理和决定;申请主体为地方新闻单位(含其控股的单位)或地方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受理和决定;申请主体为其他单位的,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受理和初审后,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

      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批准的,核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的,应当于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申请续办。

      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定期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报告许可受理和决定情况。

      第十条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主要负责人、总编辑为中国公民的证明;

      (二)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的资质情况;

      (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

      (四)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

      (五)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安全评估报告;

      (六)法人资格、场所、资金和股权结构等证明;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章 运行

      第十一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立总编辑,总编辑对互联网新闻信息内容负总责。总编辑人选应当具有相关从业经验,符合相关条件,并报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接受专业培训、考核。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从业人员从事新闻采编活动,应当具备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资格,持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一颁发的新闻记者证。

      第十二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公共信息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有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

      第十三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对用户身份信息和日志信息负有保密的义务,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采编、发布、转载、删除新闻信息,干预新闻信息呈现或搜索结果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四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应当与在其平台上注册的用户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对用户开设公众账号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审核其账号信息、服务资质、服务范围等信息,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备案。

      第十五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应当转载中央新闻单位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等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发布的新闻信息,注明新闻信息来源、原作者、原标题、编辑真实姓名等,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并保证新闻信息来源可追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应当遵守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现含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或前款规定内容的,应当依法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主要负责人、总编辑、主管单位、股权结构等影响许可条件的重大事项,应当向原许可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用新技术、调整增设具有新闻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应用功能,应当报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安全评估。

      第十八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明显位置明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社会投诉举报渠道,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实施监督检查,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健全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活动,应当依法出示执法证件。

      第二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可以向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报。

      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向社会公开举报受理方式,收到举报后,应当依法予以处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一条 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信用档案,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和约谈制度。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国务院电信、公安、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工作沟通和协作配合,依法开展联合执法等专项监督检查活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规定,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的,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责令停止相关服务活动,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运行过程中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的,由原许可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符合许可条件的,暂停新闻信息更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仍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不予换发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二款、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三款、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暂停新闻信息更新,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暂停新闻信息更新,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新闻单位,是指依法设立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电影制片厂。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同时违反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由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本规定处理后,转由电信主管部门依法处置。

      国家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网络出版服务等另有规定的,应当同时符合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之前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本文为转载原文地址连接:http://www.cac.gov.cn/2017-05/02/c_1120902760.htm

  • 短效代理-弹性提取-查询资源地区接口
    2024-05-14

    ## 1. 接口描述 接口请求域名: share.proxy.qg.net。 本接口 (/resources) 用于短效代理产品弹性提取模式下查询资源地区的接口。 默认接口请求频率限制:60次/分钟。 推荐使用调试工具进行调试,[调试工具](https://www.qg.net/tools/IPdebug.html)。 ## 2. 输入参数 | 参数名称 | 必选 | 类型 | 描述 | | -------- | ---- | ------ | ------------------------ | | key | 是 | String | 公共参数,产品唯一标识。 | ## 3. 输出参数 | 参数名称 | 类型 | 描述 | | ---------- | ------------------------------------------------------------ | ------------------------------------------------------------ | | code | String | 请求状态码。 | | data | Array of [ResourceAreaISP](https://www.qg.net/doc/1839.html) | 资源地区列表。 | | request_id | String | 唯一请求ID,每次请求都会返回。定位问题时需要提供该次请求的 request_id。 | ## 4. 示例 #### 输入示例 ``` GET https://share.proxy.qg.net/resources?key=<您的key信息> ``` #### 输出示例 ```json { "code": "SUCCESS", "data": [ { "area": "福建省泉州市", "area_code": 350500, "isp": "电信", "isp_code": 1, "available": false }, { "area": "河南省商丘市", "area_code": 411400, "isp": "电信", "isp_code": 1, "available": true } ],     "request_id": "51024a8b-a8a5-4e78-9301-cb500a8c083e" } ``` ## 5. 错误码 | 错误码 | 描述 | | ---------------------- | -------------------------------------------------------- | | INTERNAL_ERROR | 系统内部异常。 | | INVALID_PARAMETER | 参数错误(包含参数格式、类型等错误)。 | | INVALID_KEY | Key不存在或已过期。 | | UNAVAILABLE_KEY | Key不可用,已过期或被封禁 | | ACCESS_DENY | Key没有此接口的权限。 | | API_AUTH_DENY | Api授权不通过,请检查[Api鉴权配置](https://www.qg.net/user/proxyIpManage)。 | | KEY_BLOCK | Key被封禁。 | | REQUEST_LIMIT_EXCEEDED | 请求频率超出限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2020-09-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2000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1号公

    根据2014年7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电信市场秩序,维护电信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促进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信活动或者与电信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全国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在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电信监督管理遵循政企分开、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遵守商业道德,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为电信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和价格合理的电信服务。

      第六条 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二章 电信市场

    第一节 电信业务许可

      第七条 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

      经营电信业务,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

      第八条 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基础电信业务,是指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业务。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

      电信业务分类的具体划分在本条例所附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列出。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目录所列电信业务分类项目作局部调整,重新公布。

      第九条 经营基础电信业务,须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经营增值电信业务,业务覆盖范围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须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业务覆盖范围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运用新技术试办《电信业务分类目录》未列出的新型电信业务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条 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且公司中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

      (二)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组网技术方案;

      (三)有与从事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四)有从事经营活动的场地及相应的资源;

      (五)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六)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申请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应当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相关文件。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8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申请时,应当考虑国家安全、电信网络安全、电信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和电信市场的竞争状况等因素。

      颁发《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招标方式。

      第十三条 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二)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三)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申请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应当根据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相关文件。申请经营的增值电信业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还应当提交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文件。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变更经营主体、业务范围或者停止经营的,应当提前90日向原颁发许可证的机关提出申请,并办理相应手续;停止经营的,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善后工作。

      第十六条 专用电信网运营单位在所在地区经营电信业务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出申请,经批准,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二节 电信网间互联

      第十七条 电信网之间应当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公平公正、相互配合的原则,实现互联互通。

      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拒绝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专用网运营单位提出的互联互通要求。

      前款所称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是指控制必要的基础电信设施并且在电信业务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能够对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入电信业务市场构成实质性影响的经营者。

      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八条 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非歧视和透明化的原则,制定包括网间互联的程序、时限、非捆绑网络元素目录等内容的互联规程。互联规程应当报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该互联规程对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互联互通活动具有约束力。

      第十九条 公用电信网之间、公用电信网与专用电信网之间的网间互联,由网间互联双方按照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网间互联管理规定进行互联协商,并订立网间互联协议。

      第二十条 网间互联双方经协商未能达成网间互联协议的,自一方提出互联要求之日起60日内,任何一方均可以按照网间互联覆盖范围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申请协调;收到申请的机关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进行协调,促使网间互联双方达成协议;自网间互联一方或者双方申请协调之日起45日内经协调仍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协调机关随机邀请电信技术专家和其他有关方面专家进行公开论证并提出网间互联方案。协调机关应当根据专家论证结论和提出的网间互联方案作出决定,强制实现互联互通。

      第二十一条 网间互联双方必须在协议约定或者决定规定的时限内实现互联互通,遵守网间互联协议和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保障网间通信畅通,任何一方不得擅自中断互联互通。网间互联遇有通信技术障碍的,双方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网间互联双方在互联互通中发生争议的,依照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处理。

      网间互联的通信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向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网间互联,服务质量不得低于本网内的同类业务及向其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提供的同类业务质量。

      第二十二条 网间互联的费用结算与分摊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在规定标准之外加收费用。

      网间互联的技术标准、费用结算办法和具体管理规定,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节 电信资费

      第二十三条 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统筹考虑生产经营成本、电信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电信业务资费标准。

      第二十四条 国家依法加强对电信业务经营者资费行为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规则,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二十五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根据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的要求,提供准确、完备的业务成本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四节 电信资源

      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电信资源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前款所称电信资源,是指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位置、电信网码号等用于实现电信功能且有限的资源。

      第二十七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占有、使用电信资源,应当缴纳电信资源费。具体收费办法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二十八条 电信资源的分配,应当考虑电信资源规划、用途和预期服务能力。

      分配电信资源,可以采取指配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

      取得电信资源使用权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启用所分配的资源,并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规模。未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批准,不得擅自使用、转让、出租电信资源或者改变电信资源的用途。

      第二十九条 电信资源使用者依法取得电信网码号资源后,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其他有关单位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配合电信资源使用者实现其电信网码号资源的功能。

      法律、行政法规对电信资源管理另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章 电信服务

      第三十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电信服务标准向电信用户提供服务。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服务的种类、范围、资费标准和时限,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备案。

      电信用户有权自主选择使用依法开办的各类电信业务。

      第三十一条 电信用户申请安装、移装电信终端设备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在其公布的时限内保证装机开通;由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原因逾期未能装机开通的,应当每日按照收取的安装费、移装费或者其他费用数额1%的比例,向电信用户支付违约金。

      第三十二条 电信用户申告电信服务障碍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自接到申告之日起,城镇48小时、农村72小时内修复或者调通;不能按期修复或者调通的,应当及时通知电信用户,并免收障碍期间的月租费用。但是,属于电信终端设备的原因造成电信服务障碍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为电信用户交费和查询提供方便。电信用户要求提供国内长途通信、国际通信、移动通信和信息服务等收费清单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免费提供。

      电信用户出现异常的巨额电信费用时,电信业务经营者一经发现,应当尽可能迅速告知电信用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前款所称巨额电信费用,是指突然出现超过电信用户此前3个月平均电信费用5倍以上的费用。

      第三十四条 电信用户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及时、足额地向电信业务经营者交纳电信费用;电信用户逾期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要求补交电信费用,并可以按照所欠费用每日加收3‰的违约金。

      对超过收费约定期限30日仍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暂停向其提供电信服务。电信用户在电信业务经营者暂停服务60日内仍未补交电信费用和违约金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终止提供服务,并可以依法追缴欠费和违约金。

      经营移动电信业务的经营者可以与电信用户约定交纳电信费用的期限、方式,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在迟延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补足电信费用、违约金后的48小时内,恢复暂停的电信服务。

      第三十五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因工程施工、网络建设等原因,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正常电信服务的,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告知用户,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报告。

      因前款原因中断电信服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相应减免用户在电信服务中断期间的相关费用。

      出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电信业务经营者未及时告知用户的,应当赔偿由此给用户造成的损失。

      第三十六条 经营本地电话业务和移动电话业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免费向用户提供火警、匪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等公益性电信服务并保障通信线路畅通。

      第三十七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及时为需要通过中继线接入其电信网的集团用户,提供平等、合理的接入服务。

      未经批准,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擅自中断接入服务。

      第三十八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并可以制定并公布施行高于国家规定的电信服务标准的企业标准。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听取电信用户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电信服务质量。

      第三十九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的电信服务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电信服务标准或者其公布的企业标准的,或者电信用户对交纳电信费用持有异议的,电信用户有权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予以解决;电信业务经营者拒不解决或者电信用户对解决结果不满意的,电信用户有权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申诉。收到申诉的机关必须对申诉及时处理,并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向申诉者作出答复。

      电信用户对交纳本地电话费用有异议的,电信业务经营者还应当应电信用户的要求免费提供本地电话收费依据,并有义务采取必要措施协助电信用户查找原因。

      第四十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服务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

      (二)限定电信用户购买其指定的电信终端设备或者拒绝电信用户使用自备的已经取得入网许可的电信终端设备;

      (三)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中止对电信用户的电信服务;

      (四)对电信用户不履行公开作出的承诺或者作容易引起误解的虚假宣传;

      (五)以不正当手段刁难电信用户或者对投诉的电信用户打击报复。

      第四十一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任何方式限制电信用户选择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

      (二)对其经营的不同业务进行不合理的交叉补贴;

      (三)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提供电信业务或者服务,进行不正当竞争。

      第四十二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应当依据职权对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服务质量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查结果。

      第四十三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电信普遍服务义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指定的或者招标的方式确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具体承担电信普遍服务的义务。

      电信普遍服务成本补偿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四章 电信建设

    第一节 电信设施建设

      第四十四条 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的建设应当接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行业管理。

      属于全国性信息网络工程或者国家规定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的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建设,在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报批前,应当征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同意。

      基础电信建设项目应当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村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

      第四十五条 城市建设和村镇、集镇建设应当配套设置电信设施。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有关单位或者部门规划、建设道路、桥梁、隧道或者地下铁道等,应当事先通知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和电信业务经营者,协商预留电信管线等事宜。

      第四十六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在民用建筑物上附挂电信线路或者设置小型天线、移动通信基站等公用电信设施,但是应当事先通知建筑物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并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向该建筑物的产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支付使用费。

      第四十七条 建设地下、水底等隐蔽电信设施和高空电信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标志。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建设海底电信缆线,应当征得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同意,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依法办理有关手续。海底电信缆线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海图上标出。

      第四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动或者迁移他人的电信线路及其他电信设施;遇有特殊情况必须改动或者迁移的,应当征得该电信设施产权人同意,由提出改动或者迁移要求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改动或者迁移所需费用,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四十九条 从事施工、生产、种植树木等活动,不得危及电信线路或者其他电信设施的安全或者妨碍线路畅通;可能危及电信安全时,应当事先通知有关电信业务经营者,并由从事该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负责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违反前款规定,损害电信线路或者其他电信设施或者妨碍线路畅通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予以修复,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五十条 从事电信线路建设,应当与已建的电信线路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难以避开或者必须穿越,或者需要使用已建电信管道的,应当与已建电信线路的产权人协商,并签订协议;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根据不同情况,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协调解决。

      第五十一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阻止或者妨碍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从事电信设施建设和向电信用户提供公共电信服务;但是,国家规定禁止或者限制进入的区域除外。

      第五十二条 执行特殊通信、应急通信和抢修、抢险任务的电信车辆,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在保障交通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可以不受各种禁止机动车通行标志的限制。

    第二节 电信设备进网

      第五十三条 国家对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实行进网许可制度。

      接入公用电信网的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取得进网许可证。

      实行进网许可制度的电信设备目录,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制定并公布施行。

      第五十四条 办理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的,应当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送经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电信设备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者认证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电信设备进网许可申请之日起60日内,对申请及电信设备检测报告或者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审查完毕。经审查合格的,颁发进网许可证;经审查不合格的,应当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

      第五十五条 电信设备生产企业必须保证获得进网许可的电信设备的质量稳定、可靠,不得降低产品质量和性能。

      电信设备生产企业应当在其生产的获得进网许可的电信设备上粘贴进网许可标志。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获得进网许可证的电信设备进行质量跟踪和监督抽查,公布抽查结果。

    第五章 电信安全

      第五十六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五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

      (一)对电信网的功能或者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或者修改;

      (二)利用电信网从事窃取或者破坏他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三)故意制作、复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或者以其他方式攻击他人电信网络等电信设施;

      (四)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五十八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扰乱电信市场秩序的行为:

      (一)采取租用电信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电信业务;

      (二)盗接他人电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使用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施或者码号;

      (三)伪造、变造电话卡及其他各种电信服务有价凭证;

      (四)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

      第五十九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电信安全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安全保障制度,实行安全保障责任制。

      第六十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网络的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应当做到与国家安全和电信网络安全的需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第六十一条 在公共信息服务中,电信业务经营者发现电信网络中传输的信息明显属于本条例第五十六条所列内容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报告。

      第六十二条 使用电信网络传输信息的内容及其后果由电信用户负责。

      电信用户使用电信网络传输的信息属于国家秘密信息的,必须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采取保密措施。

      第六十三条 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可以调用各种电信设施,确保重要通信畅通。

      第六十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国际通信业务,必须通过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国际通信出入口局进行。

      我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通信,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六十五条 电信用户依法使用电信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

      电信业务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电信用户使用电信网络所传输信息的内容。

    第六章 罚  则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十七条 有本条例第五十八条第(二)、(三)、(四)项所列行为之一,扰乱电信市场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伪造、冒用、转让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或者编造在电信设备上标注的进网许可证编号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一)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三款的规定或者有本条例第五十八条第(一)项所列行为,擅自经营电信业务的,或者超范围经营电信业务的;

      (二)未通过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国际通信出入口进行国际通信的;

      (三)擅自使用、转让、出租电信资源或者改变电信资源用途的;

      (四)擅自中断网间互联互通或者接入服务的;

      (五)拒不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

      第七十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一)在电信网间互联中违反规定加收费用的;

      (二)遇有网间通信技术障碍,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的;

      (三)擅自向他人提供电信用户使用电信网络所传输信息的内容的;

      (四)拒不按照规定缴纳电信资源使用费的。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一)拒绝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提出的互联互通要求的;

      (二)拒不执行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法作出的互联互通决定的;

      (三)向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网间互联的服务质量低于本网及其子公司或者分支机构的。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拒绝免费为电信用户提供国内长途通信、国际通信、移动通信和信息服务等收费清单,或者电信用户对交纳本地电话费用有异议并提出要求时,拒绝为电信用户免费提供本地电话收费依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向电信用户赔礼道歉;拒不改正并赔礼道歉的,处以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向电信用户赔礼道歉,赔偿电信用户损失;拒不改正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处以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销售未取得进网许可的电信终端设备的;

      (二)非法阻止或者妨碍电信业务经营者向电信用户提供公共电信服务的;

      (三)擅自改动或者迁移他人的电信线路及其他电信设施的。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获得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后降低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十七条 有本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和第五十八条所列禁止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后,应当通知企业登记机关。

      第七十八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七十九条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投资与经营电信业务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的组织或者个人在内地投资与经营电信业务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第八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电信业务分类目录

      一、基础电信业务

      (一)固定网络国内长途及本地电话业务;

      (二)移动网络电话和数据业务;

      (三)卫星通信及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四)互联网及其他公共数据传送业务;

      (五)带宽、波长、光纤、光缆、管道及其他网络元素出租、出售业务;

      (六)网络承载、接入及网络外包等业务;

      (七)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国际电信业务;

      (八)无线寻呼业务;

      (九)转售的基础电信业务。

      第(八)、(九)项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

      二、增值电信业务

      (一)电子邮件;

      (二)语音信箱;

      (三)在线信息库存储和检索;

      (四)电子数据交换;

      (五)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

      (六)增值传真;

      (七)互联网接入服务;

      (八)互联网信息服务;

      (九)可视电话会议服务。

    本文为转载原文地址连接:http://www.cac.gov.cn/2000-09/30/c_133142151.htm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0-09-0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3〕21号

     

      (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 2013年9月9日公布 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第四条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第五条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第六条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 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第八条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九条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二百 七十八条规定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十条 本解释所称信息网络,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

    本文为转载原文地址连接:http://www.cac.gov.cn/2013-09/07/c_133142246.htm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0-09-0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4年6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2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8月21日

     

     

    法释〔2014〕11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4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21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身权益引起的纠纷案件。

      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第三条 原告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起诉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原告仅起诉网络用户,网络用户请求追加涉嫌侵权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原告仅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请求追加可以确定的网络用户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四条 原告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以涉嫌侵权的信息系网络用户发布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请求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责令网络服务提供者向人民法院提供能够确定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处罚等措施。

      原告根据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信息请求追加网络用户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第五条 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被侵权人以书面形式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公示的方式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的通知,包含下列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有效:

      (一)通知人的姓名(名称)和联系方式;

      (二)要求采取必要措施的网络地址或者足以准确定位侵权内容的相关信息;

      (三)通知人要求删除相关信息的理由。

      被侵权人发送的通知未满足上述条件,网络服务提供者主张免除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六条 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的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是否及时,应当根据网络服务的性质、有效通知的形式和准确程度,网络信息侵害权益的类型和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

      第七条 其发布的信息被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的网络用户,主张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以收到通知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被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的网络用户,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通知内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八条 因通知人的通知导致网络服务提供者错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被采取措施的网络用户请求通知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被错误采取措施的网络用户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相应恢复措施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受技术条件限制无法恢复的除外。

      第九条 人民法院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应当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以人工或者自动方式对侵权网络信息以推荐、排名、选择、编辑、整理、修改等方式作出处理;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的管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所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及其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

      (三)该网络信息侵害人身权益的类型及明显程度;

      (四)该网络信息的社会影响程度或者一定时间内的浏览量;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预防侵权措施的技术可能性及其是否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

      (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针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或者同一侵权信息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

      (七)与本案相关的其他因素。

      第十条 人民法院认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及其程度,应当综合以下因素:

      (一)转载主体所承担的与其性质、影响范围相适应的注意义务;

      (二)所转载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明显程度;

      (三)对所转载信息是否作出实质性修改,是否添加或者修改文章标题,导致其与内容严重不符以及误导公众的可能性。

      第十一条 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诽谤、诋毁等手段,损害公众对经营主体的信赖,降低其产品或者服务的社会评价,经营主体请求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第十二条 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经自然人书面同意且在约定范围内公开;

      (二)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且在必要范围内;

      (三)学校、科研机构等基于公共利益为学术研究或者统计的目的,经自然人书面同意,且公开的方式不足以识别特定自然人;

      (四)自然人自行在网络上公开的信息或者其他已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五)以合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

      (六)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方式公开前款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个人信息,或者公开该信息侵害权利人值得保护的重大利益,权利人请求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国家机关行使职权公开个人信息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第十三条 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文书和公开实施的职权行为等信息来源所发布的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被侵权人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布的信息与前述信息来源内容不符;

      (二)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以添加侮辱性内容、诽谤性信息、不当标题或者通过增删信息、调整结构、改变顺序等方式致人误解;

      (三)前述信息来源已被公开更正,但网络用户拒绝更正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不予更正;

      (四)前述信息来源已被公开更正,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仍然发布更正之前的信息。

      第十四条 被侵权人与构成侵权的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达成一方支付报酬,另一方提供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服务的协议,人民法院应认定为无效。

      擅自篡改、删除、屏蔽特定网络信息或者以断开链接的方式阻止他人获取网络信息,发布该信息的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接受他人委托实施该行为的,委托人与受托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五条 雇佣、组织、教唆或者帮助他人发布、转发网络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被侵权人请求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判决侵权人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或者恢复名誉等责任形式的,应当与侵权的具体方式和所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侵权人拒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网络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裁判文书等合理的方式执行,由此产生的费用由侵权人承担。

      第十七条 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严重精神损害,被侵权人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请求其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八条 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可以认定为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规定的财产损失。合理开支包括被侵权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具体案情,可以将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律师费用计算在赔偿范围内。

      被侵权人因人身权益受侵害造成的财产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无法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案情在50万元以下的范围内确定赔偿数额。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的规定予以确定。

      第十九条 本规定施行后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一审、二审案件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施行前已经终审,本规定施行后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规定。

    本文为转载原文地址连接:http://www.cac.gov.cn/2014-10/11/c_1112781753.htm

热门标签

4008765417
扫码关注公众号